隨著我國抗病毒治療工作不斷深入,“十三五”期間抗病毒治療覆蓋率以及抗病毒治療成功率均超過90%。“十四五”期間艾滋病抗病毒治療進入高質(zhì)量發(fā)展階段,隨著艾滋病治療領域相關科學證據(jù)的不斷更新,以及免費抗病毒治療藥品名錄的調(diào)整,《國家免費艾滋病抗病毒藥物治療手冊》(以下簡稱《手冊》)的部分知識內(nèi)容和相關政策信息需要及時更新,以便更好地指導基層抗病毒治療工作的開展,完善對感染者的治療和關懷,提高抗病毒治療質(zhì)量和水平。
《手冊》主要修訂內(nèi)容包括:
1.明確提出了我國HIV感染者盡量在診斷后30天內(nèi)盡快啟動抗病毒治療,特別是合并進展期疾病的感染者,在診斷后7天內(nèi)啟動治療,前提是沒有啟動抗病毒治療的禁忌證。另外,對于有治療意愿且準備充分的感染者可在診斷當天啟動治療。
2.根據(jù)新公布的艾滋病免費抗病毒治療藥品名錄以及專家論證意見,修訂了一線治療以及二線治療推薦方案。特別對于新增的利匹韋林(RPV)和多替拉韋鈉(DTG)使用適應證進行明確說明。
一線首選方案:替諾福韋(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韋倫(EFV400mg),替代方案:替諾福韋(TDF)+拉米夫定(3TC)+利匹韋林(RPV)。利匹韋林(RPV)可用于合并美沙酮維持治療的感染者一線方案以及其他感染者一線方案發(fā)生藥物毒副反應時替換。
多替拉韋鈉(DTG)僅限用于二線治療,且使用前須進行耐藥檢測,二線藥物組合中核苷類藥物至少具備一個活性藥物。
3.更新了治療失敗中接受抗病毒治療后的病毒學反應的定義。
4.第五章“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療”中增加了“合并其他嚴重疾病人群抗病毒治療處理”相關內(nèi)容。
5.更新了藥物相互作用、藥物不良反應處理。
6.抗病毒治療監(jiān)測部分提出新治療感染者進行基線檢測;新啟動治療者6個月完成治療后首次病毒載量檢測。檢測單位每次均應在采樣30日內(nèi)完成病毒載量檢測。
7.第九章更新“機會性感染的預防與疫苗接種”相關內(nèi)容。
8.增加了“免費抗病毒治療藥品的供應管理”章節(jié)。
9.附錄中更新了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療信息管理指南的相關內(nèi)容,治療機構須填報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包括服用免費、醫(yī)保、自費等藥物者)信息。
10.更新了HIV耐藥及其檢測以及附表相關內(nèi)容,增加了蛋白酶抑制劑、整合酶抑制劑主要耐藥位點。
我中心會就主要修訂內(nèi)容及解讀舉辦國家級培訓班,各省級抗病毒治療管理機構認真做好省內(nèi)培訓工作,按照要求組織開展艾滋病診療工作。
(趙燕 中國疾控艾防中心)